close switch scroll down scroll up

 

所在位置:NSTST / 成就評量/評量理論與技術
評量理論與技術

 評量意義與運作

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說明

  

  在九年一貫課程中,教學目的為「分段能力指標」的達成。 而這些「能力指標」內所標示的種種「能力」,總稱為「科學素養」。
  由於課程的表述重點在「科學素養」,因此,依提昇科學素養的教學目標來考量,則有以下的一些問題有待確定:科學素養的內涵為何?

科學素養依據什麼原則(或方便),把它解析成這些「能力」項目?
怎樣的教學可以提昇這些「能力」的水準?
這些「能力」要怎麼評量?

  國內外學界對此均有研究,我們想把一些學說和見解彙整起來,分成兩冊來介紹:
其一:「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
其二:「科學素養的教學及評量技術」

  即使如此,本冊「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也未能完全備齊稿件(因為原約定的幾位作者是把某項「能力」的研究由原理、實證教學及評量設計一齊進行的,故目前單獨萃取「分項能力的介紹」時機尚未成熟)。預期中,至少尚有「綜合統整」智能、「協同合作」能力、「創造思考」智能、「科學過程技能」、「科學態度」、「設計製造」能力、「生活技藝」、「推理論證」的思考智能、「知識認知」智能、「科學本質」的體認等尚未完稿,故先以「部份內容」與各位見面。希望藉諸位的審閱,提供意見,供我們改進。本冊期望於94年底出版,目前僅供參與研討會諸君參閱,並希望獲得諸君的批評與建議。


 
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內容
     

科學素養的內涵(陳文典)

 
「問題解決」的能力(黃茂在、陳文典)
 
「批判思考」智能(沈家平、陳文典)
 
「傳達溝通」的能力(張正平、陳文典)  
「創造思考」智能(陳文典)  
「綜合統整」智能
 
「協同合作」能力  
「科學過程技能」  
「科學態度」  
「設計製造」能力  
「生活技藝」  
「推理論證」的思考智能  
「知識認知」智能  
「科學本質」的體認  

 

 

 

Maintained by: Ya-wem Tai| 最佳解析度 800*600 | 4.0版本以上的瀏覽器
◎網站務問題,請E-mail至服務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