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witch scroll down scroll up

 

所在位置:NSTST /教育現場/活動公告
93年課程研討會II

目的

本課程研討會係「教育部委辦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深耕輔導」之一項工作。
唯,為增長其價值,將之界定為「我國科學教育學術界對課程之研究與發展成果展示會」。
而以 「由科學教育學術觀點,對教學及評量的策略和技術提出詮釋、批評與建議」。
說明

擬以研討會內容討論四個主題「科學課程的教材」、「科學課程的教學」、「科學素養的評量」、「科學教學資源」
為結構的基礎,彙編相關的研究論文成「科學課程論述(Ⅱ)」。

議程


☉科學課程的教材:理論及各種編組類型的教材之介紹。
☉科學課程的教學:理論及各式教學模式的介紹(方法及功能)。
☉科學素養的評量:各式評量的理論、技術及運用之介紹。
☉科學教學資源:各式資源的介紹(使用說明)。

時間 民國93年11月20日(週六全天)

文章

 

 

 

 

 

 

 

 

 

 

 

 

 

 

 

 

 

 

 

 

 

 

 

 

 

主題一:科學課程的教材--簡介:台灣師範大學鄭湧涇 教授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編輯經驗談-以生活科技類之單元為例(沈弘俊教授、徐式寬教授)

教學模組設計的特質及其功能之分析 ( 盧秀琴教授)
談博物館的科學教學設計(王盈丰教授)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教學活動設計經驗談(許良榮教授)
主題二:科學課程的教學--簡介:台東大學郭重吉 校長
提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教學研究(郭金美教授)
結合數學、科學、科技之教學策略 (游光昭教授、林坤誼)
「生活科」的內涵與教學 (黃茂在教授)
概念卡通教學策略之運用-建構式教學的具體實踐 (許健將教授)
批判思考智能的意涵及其教學(黃萬居教授、陳佩雯、蘇明勇)
促進學生創意思考的探究式案例分享與探討(葉安琦 老師)

教學活動中學生創新機會的設計-專題學習的應用 (張民杰教授)

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 (洪振方教授
科學探究的學習實例─光的折射(施 惠教授、張麗芬老師、陳京材)
整合鄉土文化與科學課程之教學經驗(傅麗玉教授)
小而美的開放性探究實驗:一個可融入國中浮力單元課室教學的活動 (陳美玲教授、王淑琴)
微型實驗在教師創新教學中之意義及其效果 (方金祥教授)
主題三:科學素養的評量--簡介:高雄師範大學周進洋 院長
「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能力指標之詮釋(林顯輝校長)
啟發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思考智能之能力指標詮釋(洪文東教授)
科學本質的理論回顧與課程設計的實例分享(高慧蓮教授、蘇明洲 老師)
網路評量策略融入e-learning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王國華教授、王子華、王瑋龍、黃世傑、楊凱悌老師)
科學創造的教學模式與實作評量 (盧玉玲教授、林秀吟老師)
評量科學思考智能的綜合統整能力─實務初探(王夕堯教授、易曉雯 老師)
轉化能力指標設計教學模組及多元評量實務探討(許民陽教授、林麗詩老師、卓家夙老師)
協同合作以促進教師科學評量實務的改進 (林曉雯 教授)
主題四:科學教學資源--簡介:花蓮師範學院林煥祥校長
Web-based專題式學習之教學與評量-理論與實務(許銘津教授、黃義峰老師)

問題導向」與「多媒體互動式學習光碟」製作(陳瑜芬教授、吳雅仙老師)

數位化教學資源分享與創意教學-從國外相關網頁省思國內教學資源的建置 (林如章教授)



 


 

 

 

 


   

 

 
     

Maintained by: Ya-wem Tsai| 最佳解析度 1024*768| 5.0版本以上的瀏覽器
◎網站務問題,請E-mail至服務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