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
學校西側操場所採集的土壤,為何不適合種矮牽牛呢?
方法:搜集各類土壤、分辨土壤大概的質地。
1.共搜集研究器材與設備中的六類土壤。
2. 分辨土壤大概的質地: 1抓取一把風乾及篩過的土壤,捏捏搓搓,
利用指頭的感覺來分辨土壤大概的質地. 2將各類土壤加些水,再捏一捏、 揉搓成長條或土團,分別用手觸壓,置於平台上風乾。
土壤分析紀錄表
|
指頭的感覺
|
加水捏搓的情形
|
用手觸壓的情形
|
風乾後的情形
|
操場正在整地 雜土
|
細細的,粉粉的
|
可搓成不易斷的 長細條
|
觸壓硬硬的,會裂開
|
乾時很硬,但有裂縫
|
高雄柴山上的黏土
|
顆粒很小,粉粉的
|
滑滑的、可搓成光亮不易斷長細條
|
外形改變、 有彈性,不會裂開
|
形成很硬的土塊緊密、形狀最完整
|
美濃菸草田的壤土
|
顆粒均勻, 有細顆粒的感覺
|
可搓成細條,但易斷
|
觸壓會裂開
|
乾後結成土團, 稍用力捏就散開
|
高屏溪下游的 沖積土
|
顆粒均勻含有一些砂質
|
可搓成細條但易斷
|
觸壓易裂, 鬆鬆軟軟的感覺
|
乾後結成土團, 稍用力捏就散開
|
仁福村垃圾場旁邊的廢土
|
顆粒鬆鬆軟軟的,有發現蚯蚓。
|
可搓成細條但易斷
|
觸壓易裂,鬆鬆軟軟的感覺
|
乾後結成土團稍用力捏就散開
|
建築用砂土
|
砂粒鬆鬆的、 粒粒都可分辨
|
無法搓出細條, 可結成土團
|
輕輕觸摸就散掉了
|
砂粒鬆鬆的散開
|
我們發現:土壤的質地不盡相同:
1校園中西操場正在整地時所使用的雜土和柴山上的黏土,顆粒最細,黏度最強,質地較接近。
2美濃菸草田取得的壤土顆粒稍大,高屏溪沖積土顆粒較細,仁福村垃圾場的廢土顆粒鬆軟,不太均勻
3砂土顆粒鬆鬆的、一粒粒都可分辨,輕輕觸摸就散掉。
4在垃圾場旁邊的廢土中,發現好幾條蚯蚓,咦!別處的土壤裡怎麼沒挖到蚯蚓?難道蚯蚓喜歡在這種土壤裡棲息?